博客年龄:16年6个月
访问:?
文章:5篇

苏轼的人格在其词作上的表现

分类:论文 | 标签: 苏轼   人格  
2008-05-03 21:12 阅读(?)评论(0)
 

 内容摘要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大文豪之一,他多才多艺,他的词名篇众多,脍炙人口,但他的一生坎坷,一直处于新旧党争之中,并深受两党的排挤,饱尝宦海沉浮,几次大起大落却始终豪迈刚正,乐观旷达,和真诚直率。这种独特的人格精神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 并对三家兼容并蓄。本文认为正是由于他这种人格精神才成就了他对词的贡献,使其词作在内容上表现出济世报国锐意进取的政治精神,超越功利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和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关键词   苏轼  人格  艺术表现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大文豪之一,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其诗、文、词均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名篇众多,脍炙人口,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其词突破了传统词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他以诗为词,使词获得了与诗同等的地位,在宋词的发展变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宋词的新时代,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掉在新、旧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备受排斥和打击,多次被贬官流放。但苏轼却始终豪迈刚正,乐观旷达,和真诚直率,与他独特的人格精神分不开,他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容佛、道二家,身处逆境而力求精神解脱,超世而入世,执着人生,善处人生始终在精神领域保持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苏轼把这种独特的人格在其词作上表现出来,使他的词在内容上表现出济世报国锐意进取的政治精神,超越功利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和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一)苏轼的个人经历和独特的人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仁宗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他积极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即乌台诗案。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谥号文忠。苏轼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多年屡遭被贬逐使他能深入社会,关心百姓疾苦,在地方上做了一些好事,锤炼了他刚正爱民、坚定沉着的性格。

苏轼的人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并对三家兼容并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现苏轼个性的人格精神体系,。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忘我、爱民。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豪迈刚正,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哪方是得势新贵而趋附于任一边。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  

苏轼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苏轼喜欢放眼宇宙,跨越时空对比。道家的生存方式是归隐。苏轼深受道家影响,自然少不了对归隐的向往。有人统计,在苏轼现有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余次。苏轼仰慕归隐,但终其一生,却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深重。他向往的所“归”之处,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使自己复杂灵魂安放解脱的精神家园。这正是道家所追求的那种,通过理性的思辩,而达到的乐观、旷达、超然、自适、超越功利、一切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佛家思想同样深深地印入了苏轼的人格和心灵之中。佛家说“万事皆空”,人生中的原本使人烦恼、让人心焦的诸种悖论,生死、贫富……都可以被化解。所以,苏轼渴望超脱生死贫富得失祸福荣辱等一切世俗的悖论对人的心灵的束缚。

 

苏轼的这种人生观念,提供了如何使儒家的进取与佛老的退避批判地结合统一的范例。”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但“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形成了苏轼乐观旷达,和真诚直率的独特人格,而这些人格特征在他词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二)独特的人格在词作上的表现

 

1 在内容上的表现

(1)济世报国锐意进取的政治精神

苏轼是中小地主出身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人物,自幼即受家学熏陶,博览文史,他怀着“奋励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的宏大抱负走上政治舞台,以“忘躯犯颜”,“直言敢谏”自许,力图干一番竟经世济时的事业,曾以一副舍身报国,奋勇进取,风节凛然的儒者面目出现,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
如他的《江神子》(“猎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熙宁八年冬,苏轼去常山祭神,回来时在黄毛冈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队伍威风凛凛,士兵们矫健勇敢;苏轼也意气风发,“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祭常山回小猎》)他感到自己恢复了青春的力量,似乎自己不是在狩猎,而是在战场上驰骋。他感到自己好像是在西北战场上跟西夏作战,好像是在收复河湟地区奔腾驱驰。它表现了作者豪放洒脱的气概和胸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大肆入侵中原沃土的义愤和愤懑幻化成了词人笔底的万丈波澜。一词初出,便横扫旧有诗词的软骨媚气,全然“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声情激越,气势豪迈,用狂飙突起、挥洒自如的语言,那内心的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奠定了苏轼豪放词派的开创人的地位。“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5]词中渴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的自我形象十分鲜明。

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向被誉为“铁板铜琶”式的豪放之作,词中刻画了雄姿英发的青年将军的形象,酣畅淋漓地描绘了赤壁古战场雄奇壮丽的景色,使这首词呈现了豪放壮浪的风格。但壮丽的江山三千里,英雄美人,功业功名,与自己的斯人独憔悴,守拙黄州形成了巨大的人生落差和反拨,年近半百、华发苍颜还是一事无成。独独地对视着浮华空丽的若梦人生,无以寄雅抒怀。横槊赋诗也罢,酹酒江月也罢,词人抑郁沉闷,惨遭压抑,心情难以安宁平静从而悲歌嘶鸣。
 此词由江山而人物,由今日而历史,由历史至现实,情绪上大起大落,豪放里潜孕着悲哀,清旷里深蕴着凝重。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高唱入云,气象之雄浑,心胸之开阔,分明展示出东坡超脱的心境。这种超脱既不是与世无争的归隐,也不是放弃报国大志的出世的消沉,其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穿空”一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词人理想一次次的幻灭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却又激起他爽迈奋发的感情。

(2)超越功利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人生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次磨难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劫后余生的东坡对仕途早已厌倦,对人生更是大彻大悟了。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心。心态变得缓和、宁静,淡然处之,而《定风波》一词正好反映了这一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词前有一小序,交待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但细读此词,发觉苏轼绝非只是描写遇雨的实感,而是借遇雨、不惧雨、从容待雨的过程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待人生“风雨”的从容态度与豁达风神。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此词之妙就在于,词人表面上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风雨阴晴,但实际上却在写他所遭遇到的政治上的磨难,并从中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历程中总会遇上坎坎坷坷,遭遇些挫折与磨难,但只要能够坦然面对,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人生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与坚韧的意志,要相信骤雨急风后定会有山头斜照迎。尤其在处于人生逆境之中时,更要有坦然、超然、安然的态度。当然,“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中也透露出佛教泯灭有无、超然得失、不牵忧乐,不著于怀的处世思想,但正是在这种思想和任运自在的人生态度的支撑下,苏轼才安然地度过黄州时期乃至惠州和最困难的儋州时期。他虽然每每都会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但由于有豁然旷达的性格和超脱对待荣辱得失的态度,所以他也并未消沉下去,“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正是由于达观、豪放与超然的人生态度,使得他的词能经常超越一己之得失和现实之困境,从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提升了人生的意义。

 

(3)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苏轼是一个情感丰富、真挚、性情纯厚的人,他感到自己丰富的真挚的情感用传统的诗已难表达,于是以横放杰出的不羁之才将词的功能扩大之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艺术,成功地用词来抒发亲人的感情,和对生活感受。
他的前妻王弗去世十周年,他怀着无限深情写下的《江神子》词一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生前,苏轼仕途顺利,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信心;王弗死后,苏轼仕途坎坷,仕途失意。上片写情深意笃的夫妻,一个活着,一个已经亡故,生死相隔,对世事茫然无知;想忘掉过去的一切,却情不自禁,不能自己;亡妻在故乡的孤坟里,自己却在千里之外的客居中,无法诉说十年来的哀痛凄凉。十年来,自己一直受到压抑,怀才不遇,加之生活又十分艰苦,虽年岁不大,却早已是容颜苍老,鬓发如霜,倘若是相逢,已难以辨识了,表现出对亡妻深切的怀恋,层层深入。感情深沉而悲痛。下片写自己漂泊在外,忽然梦中回到时时记念的故乡,在小屋的窗前,见你容貌依旧,正在梳妆打扮;只是你我久别重逢,百感交集,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好让喜泪滚滚地流淌!诗人将现实里的感受巧妙地融入梦中,让人感到更加凄凉。最后诗人又从梦境里回到现实中来,认为每年令我肝肠寸断的地方,就是明月照着你孤坟的那座植有矮小松林的小丘冈,虚实相间,意味含蓄而深长。
    作为一首悼亡词,词人的情感真挚,凄凉而沉痛;写作上采用白描手法和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出悱恻缠绵浓挚悲凉的意境。这首词抒写了“不思量,自难忘”的笃厚的夫妻情意,倾诉了爱妻死后的坎坷生涯,曲折地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人生理想一次又一次幻灭之后思想上的苦闷。

 

苏轼之所以能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作品中具有的人格力量。苏词是美的,美在词人的满腔爱国热血,“苏轼同历史上任何一个有贡献的人物一样,有他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这一切地都是为了宋王朝的长治久安。”苏词是美的,美在词人的乐观旷达超凡脱俗。苏词是美的,美在词人的儿女情长。而作为苏词风骨和核心的人格美又是通过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与人生体验及其佛老思想、人生理想来得到了艺术表现。苏轼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他的人格美的具体内容,直至今天,对我们也有着美的价值和美育的意义,苏词的这种美将永远闪烁耀眼光芒,它的影响会一直延续。
  

 参考文献

1      张楷主编:《宋词览赏词典》,远方出版社,1995年版。

2      陈新璋:《唐诗宋词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版。

3      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该日志被锁定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